龍巖市第二醫院系一所三級綜合性醫院,開放床位1500張,在職職工1580多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138人,現有高級職稱人員260多人、醫學博士10人、醫學碩士48人,設有臨床和醫技科室50個。新院歷經5年建設,于2013年8月8日正式啟用。新院占地面積170畝、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基建和設備總投資10億元,成為目前閩西規模最大、功能最強、交通最便、環境最美的現代化醫院。醫院現有兩個院區同時運行,老院區以腫瘤內科、放療科及傳染病區、康復治療為主,保留綜合門診以滿足周邊百姓醫療需求;新院區著力打造綜合實力強大、專科特色鮮明、學科專業齊全的醫院。
龍巖市第二醫院前身為1898年在廈門鼓浪嶼創辦的救世醫院,后改名為廈門鼓浪嶼醫院。1970年3月遷往龍巖,改稱福建生產建設兵團一師醫院,1974年易名為福建生產建設兵團龍巖煤礦醫院, 1975年更名為龍巖地區煤礦醫院, 1977年由龍巖地區行政公署接管,改名為龍巖地區第二醫院。1997年5月1日,龍巖撤地建市,醫院隨之更名為龍巖市第二醫院。
由廈門鼓浪嶼遷往紅色閩西的龍巖市二院,以雄厚的專家團隊和高超的醫療技術,為老區人民的醫療健康事業做出巨大貢獻,一批德藝雙馨的名醫至今風傳杏林,流芳閩粵贛邊區。他們中有發現閩西第一例華特睪血吸蟲病人的留日博士廖永廉副院長,有福建省第一例斷臂再植的骨科尤元章主任,還有福建知名的肺科專家鐘慶山、普外科專家郭再生主任、放射科專家黃存仁主任、婦產科專家陳品蘭主任、郭淑清專家主任、心內科專家龔書憾主任……
1980年代初,大批廈門籍職工陸續返廈……醫院克服人才斷層等重重困難,艱苦創業,改革創新,夯基礎強內涵,率先在龍巖建立廠礦醫療聯合體,多方籌資興建病房大樓,購進閩西第一臺CT機,相繼開展了一系列新技術新項目新科研,醫療業務穩步持續發展。
進入新世紀,二院人奮斗不止,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擇址新建醫院。歷經5年建設,一座占地面積170畝、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設置床位1500張,擁有2億多元一流診療設備,總投資10億元的大型綜合性醫院,于2013年年8月8日啟用,一躍成為閩西規模最大、功能最強、交通最便、環境最美的現代化花園式醫院。目前醫院有兩個院區同時運行,老院區以腫瘤內科、放療科及傳染病區、康復治療為主,保留綜合門診以滿足周邊百姓醫療需求;新院區著力打造綜合實力強大、專科特色鮮明、學科專業齊全的現代化醫院。目前,醫院展開床位1500張,現有在職職工1580多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260多人,其中醫學博士10人、醫學碩士48人,設有臨床和醫技科室50個。
4.5分
非常棒